地域文化

居士赵朴初(一)

  • 发布时间:2015-09-13
  • 浏览次数:1298

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一、书香门第 聪颖少年

1907115(清光绪三十三年农历十月三十日), 安徽省安庆市四代翰林赵府里出生了一个小男孩。按照中国传统的习俗,男孩的父亲给他起了一个乳名“小开”,寓“混沌初开”之意;男孩是赵氏谱序上的“荣”字辈,取谱名“荣续”,寓“永续祖业”之意;取号“朴初”,寓“返璞归真,悟初笃静”之意。

这个男孩生于20世纪初,卒于20世纪末。他走出了封建气息很浓的四代翰林赵府,闯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。“荣续”、“小开”很少有人知道。赵朴初已是20世纪国际知名人士,他的名子镌刻在北京中华世纪坛上。

据《赵氏家谱》记载:安庆赵氏系出自宋朝皇室后裔。于元朝中叶自江右(今江西)迁居安徽太湖县玉望村(今望天乡宝坪村)。传至十三世赵文楷,清嘉庆元年殿试一甲一名中了状元。继后,子赵畇、孙赵继元、重孙赵曾重四代由进士及第入清翰林院任职,在安庆的府第就衍称四代翰林第。赵文楷家境贫寒,中状元后,以清廉为本,无钱建造状元府。安庆的府第是赵畇从都御史杨汝谷(怀宁人)手上买下的,座落在安庆天台里。大门上砖雕“世太史第”横额,两侧有光绪御赐“江山如画,物我同春”楹联,门内高悬李鸿章题的“四代翰林”匾,前后七进院落,敷设庭苑,楼台亭阁,雕梁画柱,花木扶疏,池鱼唼喋。

太湖赵氏自始祖赵雄一从江西迁居大别山腹地太湖玉望村,都是以农耕为业。传到七世祖赵彦逵,字鸿渐,始有读书之男,为贡生,直隶顺德府经略,明敕授修职郎,诰封朝议大夫。八世祖赵璧,字连城,号廷聘。多次赴考未取,后任高邮学正,教学颇有名声。曾在乐平县、庆元县任县令十余年,后升建宁府同知,见世事维艰,辞官回乡,诗酒自乐。九世祖赵之琦,字嗣重。曾随父赵璧在浙江做事。明末,起义军风起云涌,赵之琦在江宁买下房子,供全家同居。壬午年,太湖县城被攻陷,全家得免于战祸。十世祖赵士杰,字迈恒,号省斋。岁贡生,性俭约,不愿做官,优游四方。十一世祖赵象贤,字崇义,号一泉。24岁补云南和曲州录事参军,而立之年,仕途不顺,入武昌太乙宫修道。后吏部调其任四川汉州录事。任中,捐自己的俸钱,造一所房院,取名“栖流所”,凡流民患病者,皆收容于所,请医诊治,冬施棉衣,夏供扇席,病愈者酌给路费让其回家,病故者给棺材以安葬。告老还乡时,两袖清风,坦荡泰然,为世人所敬。赵象贤常对子孙说:“古人言,一命之士苟存心于爱物于人,必有所济。吾济人多矣,若辈其有兴者乎?”这些话以后成为赵氏家训。十二世祖赵学浩,字配两,号恪亭,象贤之子,文楷之父。家境清贫,靠教书谋生。同治《太湖县志》有传,著《制艺》百篇、《西蜀游草》二卷,今不存。

太湖赵氏传到十三世祖赵文楷,铭记家训,继承家风,勤学苦读,忠厚待人。在清嘉庆元年,一举中了状元,又以钦差出使琉球国,而享誉海内外。自此,子孙繁衍,在清朝出了举人、进士、翰林,成了名门望族,官宦人家。大别山里一个普通的山村,也被风水先生编造成风水宝地。太湖县玉望宝坪赵氏祖居,被人们称作是:

龙虎地,

保驾山,

狮象锁水口,

日月把门关,

三面钟鼓响,

中间骆驼昂。

其实,赵文楷在清乾隆二十五年(1760年)农历七月十一日出生时,宝坪的赵家,只有几间破茅屋而已。

第一代翰林赵文楷,字逸书,号介山。6岁初入蒙馆,聪颖过人。祖父赵象贤从四川回到家,问及学业,指窗外树枝上百舌鸟命题。赵文楷立即呤出一首五言诗: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桃花红未了,百鸟闹春晓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能做百般声,枝头压众鸟。

7岁时作“咏荷花”诗:一叶复一叶,千枝更万枝。昨夜沾雨露,开遍凤凰池。可惜当他人生刚起步时,乾隆四十三年(1778年)、四十四年(1779年),父亲、祖父相继去世,家境一贫如洗。父亲死后无钱举丧,厝于西园内7年才葬,无奈,母亲不得不去做佣人。十八、九岁的赵文楷只能辍学,在家边自学边从事农耕。为了摆脱贫困的生活,赵文楷唯一的希望就是寄托在科举。乾隆五十三年(1788年)赵文楷通过了江南乡试,嘉庆元年(1796年)通过殿试中了状元。授翰林院修撰、实录馆纂修、文渊阁校理。

位于东海的琉球(今日本冲绳县),在隋朝时就建立了中山国。清嘉庆帝登基不久,老国王去世,其孙尚温继位。按惯例,琉球国王即位必须经大清皇帝册封。嘉庆四年(1799年)八月十九日,经殿议选定赵文楷为大清正使,赐上卿鳞蟒服、白玉带,领圣旨前往琉球国。嘉庆帝另派李墨庄为副使。正当赵文楷为册封事准备行程,太湖家中来信,得知家母潘老夫人病重,为尽孝道,乃向皇帝请假回乡省亲。延至次年春,嘉庆皇帝设御宴为其送行,赵文楷此时写下了“奉命册封琉球国王留别都中诸友”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沧溟东去是琉球,飞楫来迎使者舟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万里鲸波劳远梦,五回龙节下炎洲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直教薄海沾皇泽,敢谓乘风惬壮游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 辨岳山头回首望,紫云天半护神州。

诗中表达了赵文楷此去不辱使命,报效皇恩的情怀。

嘉庆五年(1800年)五月初七日,赵文楷使团一行在福州举行祭礼后,开船直航琉球。十一日,到达琉球。中山国王尚温率官员和百姓在那霸港迎接使团。七月二十四日,正式举行隆重的册封加冕大礼。日出三竿,“瑞泉”、“刻漏”两座王宫大门开启,仪仗队整齐排列,鼓乐齐鸣,庄严威武。赵文楷着正一品鳞蟒礼服,登台宣读嘉庆皇帝的册封诏书,并代表皇帝赐给中山国新国王王冠、锦袍、玉带。接着宣布对宰相及司法官员的任命,对诸王妃分别赐予各种精美礼品。大礼告成,琉球举国上下一片欢腾。此行,赵文楷留有《槎上存稿》后经赵的门生、户部尚书汤金钊刻印,有详尽记载。

嘉庆九年(1804),赵文楷被任命为山西雁平兵备道,协理总兵管理军务。任四年,嘉庆十三年(1808年)三月初三日,病逝于署衙内,时年49岁。

赵文楷发妻张氏,生一子一女,子取名赵孟然,女嫁太湖李长乐为妻。中状元后,娶山东聊城庠生王虎文之女,生赵畯、赵畇及一女。王夫人随赵文楷到山西雁平任上,赵文楷去世后,王夫人手牵4岁小女,怀抱2岁赵畯,腹怀赵畇,在赵文楷的朋友和属下的帮助凑些钱才将灵柩运回太湖。

第二代翰林赵畇,字芸谱,号岵存,别号遂翁,是赵文楷的遗腹子。嘉庆十三年(1808年)生,道光二十一年(1841年),考中进士,1844年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、授编修。曾四次委任乡、会试主考官,参加编纂《漕运史》、《宣宗皇帝实录》、《筹办夷务始末》等史书。外放后曾任广东潮州知府,湖北荆宜施道,甘肃甘凉道,广东雷琼道,高廉道、惠潮嘉道和广东按察使赏戴花翎。咸丰三年(1853年)太平军占领南京,清廷令各省大办团练,赵畇曾被工部侍郎吕贤基奏请皇帝回皖协办团练。晚年回安庆主讲敬敷书院,为安徽培养了大批人才。光绪三年(1877年)病故于安庆。

第三代翰林赵继元,字梓芳,号养斋。是赵畇的长子。生于道光八年(1828年),22岁为拔贡,32岁中举,41岁中进士,入选翰林院为庶吉士。外放任江宁特用道节制督标,在两江筹防局、两江军需总局供职,加按察使司衔,赠光禄寺卿。光绪二十二年(1896年)病逝。善书法,安庆迎江寺门额“迎江寺”三字即其所书。著有《静观堂遗集》二卷。纂修同治《太湖县志》。

第四代翰林赵曾重,字伯远,号蘅甫。是赵继元长子。生于道光二十七年(1847年),19岁入县学,24岁举优贡,同年江南乡试中举人,光绪二年(1876年)会试为贡士,因假未能参加殿试。光绪六年(1880年)补应殿试,取二甲进士,入选翰林院为庶吉士,三年后授编修。马其昶在《赵编修墓表》中写道:“及入辞馆,益精研文史、金石、考据。时常熟翁相国、吴县潘尚书皆喜接士,士流争趋之。君于二公通家世好,自商榷文字外,无私谒。通籍十余年,不迁一阶,泰然无不足之色。”(注:翁相国指翁同和,潘尚书指潘祖荫)赵曾重一生,清白自守,淡泊名利,晚年回故乡主讲敬敷书院,1912年病故于安庆。

       赵恩彤,字炜如,赵朴初的父亲。生于1884年,清废科举后考入安徽省高等学堂,曾受教于著名学者严复,毕业后,被任命为湖北省候补知县。当时,清王朝已摇摇欲坠,他无意做官,一直在家过着闲散的生活。赵朴初的母亲陈慧,字仲瑄,湖北武汉人,出生于书香门第,曾祖陈銮,清殿试探花及第,任两江总督,其父陈石臣在安徽做官,与赵家是世交。陈慧能诗文,著有<冰玉影传奇>留世。辛亥革命后,赵氏家族在政治上失去了优势,经济上也日渐衰落。四代翰林大院内,昔日的辉煌己不可见。世态炎凉,家族矛盾。作为闲淡的一介书生赵炜如,只好举家搬回到太湖寺前河的祖居。

赵朴初出生在安庆天台里“世太史第”,从4岁起,随父母来到太湖寺前河右岸虎形山下的洪诸畈。这幢居处,原是嘉庆年间,赵文楷去世后,他的朋友帅承瀛等为体恤贫困的王夫人,凑钱给予在寺前河买下一些田地和庄屋。道光二十九年(1849年)五月,太湖县城大雨,城内老宅遭水淹,王夫人与赵畯、赵畇商量,迁移至寺前河比较理想。赵畇在外做官,赵畯在家洪诸畈负责营造建成新宅。咸丰二年(1852年)王夫人70大寿时,正式移居寺前河新居。赵朴初的童年就是在这座宅院里渡过的。

赵朴初童年的生活环境恬静、优美而又具有田园风情。相似张养浩《朝天曲》中描述:“柳堤,竹溪,日影筛金翠。杖藜徐步近钓矶。看鸥鹭闲游戏。农父渔翁,贪营活计,不知他在图画里。对这般景致,坐的,便无酒也令人醉。”更重要的是在这个环境里,使他从小就接触到中国最基层的农民生活状况,对他一生的影响都是很大的。夏天,他和小朋友们到寺前河里摸过鱼,没有经验,同来的孩子都比他得到的多,回家时孩子们每人拿出几条送给他。母亲知道后,对他说:“自己捉了多少鱼就多少,不能白得别人的劳动成果,下次要记住了。”母亲的话深深地刻在他幼小的心里。春天,麦黄时节,山上茅草丛中就会长出很多菇子,似伞盖状,有各种颜色,山村野味,十分鲜美。赵朴初曾跟着哑姐默初上山采菇,见到颜色美丽的就往篮子里装。哑姐直摆手,示意丢掉。当时不解其意,后来才知道菇子是有好、毒之分的。这些生活常识是城里小孩很难学到的。

赵朴初的童年是在严格的家教、家规管束中长大的。从小就学会早晚要请安,见人有礼貌。父母给他讲的故事,也都是“头悬梁、锥剌股”、“铁棒磨成针”等劝人苦读成材的段子。5岁起,就开始在家塾里读书。启蒙的老师是寺前河上游蔡家河的蔡少珊先生,名森,号君忍。省立自治讲习所毕业,精通经史,晚年著有《佛图人诗》一卷。老师很喜爱天资聪慧的赵朴初。喜爱归喜爱,在当时的教育制度下,打板子的事也是有的。五月的一天,蔡先生不在。小同学们看到院子里花坛上一棵枇杷树,结满了黄橙橙的枇杷,童心大发,上去摘了一些。正当吃得津津有味时,蔡先生突然回来,询问:“是谁带的头?”无人敢回话。这时,赵朴初站了起来,说:“先生,是我带的头。”小同学们纷纷向他投出敬佩的目光。赵朴初第一次尝到了“戒尺打手心”的滋味。几十年后,赵朴初回忆在寺前河度过的童年生活,说:“我的整个启蒙教育是在故乡接受的。别看老师都是些普普通通的民众,却给了我智慧,把我引上探索学术的道路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