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论点滴

止 观 禅(二) 皖峰著

  • 发布时间:2016-01-19
  • 浏览次数:2884

第五章  引 证

 

第一节   例 证

    (一)金冠同志在《气功与科学》83年第4期一文中说:“这种气功功能状态,有别于醒觉、睡觉、梦觉三种生理状态,而处在一种大脑皮层特殊保护性的抑制状态,既不二同于入睡,又不同于入梦,又别于完全醒觉。这种特殊的意识状态,既能使身心松驰而保持一定的张力,又能觉察身体内外环境的变化,能镇定神经,排除杂念,驱除杂念,驱除杂音干扰,一小时的良好坐禅或参禅入静,可相等于七小时睡眠效果。

    (二)守脐,采取数息法守挤具体功法是从一至十重复数去。也可以用听息法(听取自己的呼吸),调息使之由粗至细,渐至听不到呼吸为度。守脐时,最好是数息要感觉在丹田中数,听息要感到在丹田中听,这是要诀。《佛法与气功》。

    (三)丹田穴位,各说不—,最稳以肚脐力准。理由是:一确有穴位可指,二处于人体正中易于保持平衡,三胞胎中是命蒂所在,出胎后是元阳所藏,四带脉枢纽(《佛教与气功》)。

    (四)贾题韬同志说:“行动较有进步时,丹田中便有暖信——热,气体动时,每每冲向心窝部,有相亲相恋之感,并伴有口舌生津,腹部酥软,使人有轻安自在,如坐春风之中,到此境界,算是走上正路”。 

    丹田暖信的增长,静定功夫的深入,意念集中有如明镜止水,这时觉有一股刚强有力的气体,自会阴而上,同时又另有一股较和柔的气体自顶门而下,在脐间与下气会合,阴阳相接如磁吸铁。此时,外则呼吸停止,内则百脉畅通。随着二气相交的观象旋消,行者如梦初醒,意念和呼吸依次恢复,这就是内气初得的景象。

    (五)意守丹田是指意念存放脐间,同时眼目随意念至,内视照了,但均不可过分着意,无论行住坐卧都可以作存养功夫。不必定在入静之时(《佛教与气功》)。

    (六)有时脐腹过热,可移至脐外虚悬一点守之。距离远近,以退热为度。热退了又可收守脐内。气外的意念守穴,作用仍在脐内。另外脐发烫时,可移守会阴,会阴烫时,可移守命门,也就是以脐、会阴、命门三角形轮流守之,但目的要以守脐为主(《佛教与气功》)。

    (七)系心脐下,脐是气海,亦曰:“中宫”。系心在脐能除众患(《小止观》)。

    (八)赵沛同志在入定之感受一文中说:“意守,男守脐下一寸三,女守脐下一寸二。内视该部位,以感该处如放着一粒小球儿,初十分不易。那小球儿是根本守不到的,内视也什么都没有,要经过六、七十天的练习,才可能觉察到它,球体是淡红色,直径约十五毫米,润滑的象一颗滚烫的夜明珠。内视根本看不住这小球儿,如认真用光接触它,它就当即滑跑,然而这小球沿腹内肚皮作弧形不匀速的运动。扩及小腹,直觉光明,向上、下东、南、西、北呈辐射状弥散开来,最后连自身感也终于消失。达到忘我境界(摘自83年三期《中华气功》)。

(九)巨赞法师说:“系心脐中感到有气体象豆子那么大能治百病,也能发生诸禅。他说,因为息从脐出,还入于脐,人托胎带系在脐,是肠胃的根源。”(《气功精选》)。

(十) 《五禽戏》肚脐内一寸是炼本功的丹田,炼丹田包括道家气功先天呼吸之气,和返老还童之意,象胎儿在娘腹内用肚脐呼吸一样。

    (十一)系心脐下能使血液下降,有治病健身的作用。古人云:“息息归脐,寿与天齐”。

(十二)意守神阙(脐中),转为适宜,对打通奇经八脉极关重要(《佛教与气功》)。

(十三)释疑:上述等引证都说明了意守脐中(丹田)的重要性。根据我在禅修中体会:系心于脐,在定中感到有一温暖气体如豆,从小到大,再从大到小,反复在腹部和背部围绕,初时是认为幻觉,以后,我知道这是我功夫发展的过程。同时说明我所实践的这一功法,虽是启蒙功,但路子是正确的。用此方法,在神修中并不是一帆风顺的,可能要出现一些曲折,甚至会出现想象不到的顺逆境界。只要我们以正知正见对治之,功夫会走上正路的。倘若以邪知邪见用此功法,一遇顺逆境不能以正确态度对待之,功夫就要走上邪路。兹举佛说:“四禅八定”功法一例为证。

   

第六章  四禅八定

 

第一节  四步功

 (一)粗住:佛在世时,教诫弟子修“四禅八步”。行者安坐端身摄心,达到气息调和,觉此心路泯然澄净,帖帖安稳,其心在缘,思想集中,毫不分散,名为“粗住”。

(二)细住:从粗住再进,心理方面怙怙安稳的状态更加增强,名为“细住”。

(三)欲界定:这时因为心理方面非常安稳,身体自然正直,久坐不倦,好象有什么东西支持着似的。但有时偶尔有一阵阵肌肉紧张的疼痛和紧张疼痛消失后的疲困,这样经过几个小时,或者一日、两日,或一月,两月,豁尔心地作一分开明我身如云如影,爽爽空净,虽空净犹见身心之相,没有一丝牵挂是名:“欲定界”。

(四)未到地定:修欲界定到纯熟阶段,可以连日不出定,也可保持定法经年累月而无懈无痛,从是身心“泯然虚豁同同安稳”。一转不见欲界定中身首衣服床铺,犹如虚空,是名:“未到地定”。或名“未来禅”。因为它能引生初禅的方便定,此时性障犹在,未入初禅也。

 

第二节  四禅定

(—)初禅,在此未到地定,身心豁虚空寂,内不见身,外不见物,如此或经一日乃至—月一岁定心不坏,则于此定中;即觉自心之微微动摇, 或感微痒,轻、重、冷、暖、涩、滑是名八触。此乃正入初禅之相。此时有十功德。即空、明、定、智、善心、柔软,喜、乐、解脱,境界相应,此八触十功德,唯初禅有、二禅以上无。是为初禅之特相。

未到地定的功效,有显然超过欲界定。就入定出定,身体温暖,悦豫快乐、颜貌喜悦,恒少睡眠,身无苦患,可以说在身心方面说都达到了非常康健的程度。但得到了初禅,身心的快乐,柔和又远远胜过“未到地定”。初禅快乐内外遍身。如水渍千士,内外沾洽,因而能断伏欲界烦脑。

(二)二禅:初禅有觉有观,不能使禅修更能纯净,所以还要把它舍弃掉。舍弃了觉观,就可以发“中间定”。由中间定可再进入第二禅。

(三)三禅:二禅因内净而生大喜,因喜生着,可能引起烦恼,只有把它舍弃掉。才能进入三禅而身受无喜之乐,这样的乐,从内心发,绵绵美妙,世间最乐无有过者,全身毛孔每一器官都充满着欣悦。心里是“乐法内充”, “情得通悦”。    所以第三禅又名;“乐惧禅”。

(四)四禅:三禅的遍身受乐,并不是永久的乐,贪着了,会成为苦患,要舍弃掉。舍弃三禅的乐,“行不苦不乐受,不忆不悔”。此是四禅相,又名:“不动定”,或不动智慧”。

得了四禅,再修四无色定,就很容易。以上四种禅定,是色界四禅定。在佛教经典上, 又都以第四禅为根本。

 

第三节  四空定

(一)空无边处定:四无色界定又名:“四空定”。一空无边处定,行人厌患色笼如牢如狱,心欲出离之,舍色想而缘无边之虚空心,与空无,边相应;故名:  “空无边处定”。

(二)识无边处定:二识无边处定,行人更厌前外之空、舍弃虚空,缘内识为心识无边之解,心与识无边相应,故名:“识无边处定”。

(三)无所有处定:三无所有处定,行人更厌其识,而观无所有,心与无所有相应,故名:“无所有处定”。

(四)非想非非想处定”:四非想非非想处定,前之识处是有想,无所有处是无想,至此舍前之有想故名非想,舍前之无想,故名非非想。行者此时如痴如醉,如眠如暗,无所爱乐泯然寂绝,清净无为,谓之非想非非想处定。

以上色界四禅定。加之无色界四空定。合而名曰:“四禅八定”。此四禅八定,是如来禅,还有祖师禅。如达摩在中国所传之禅者是,关于祖师禅,因编幅太长,恕不叙述,

 

第四节 增上慢

 (一)佛弟子中有一比丘(即求过戒的僧人)得四禅,生增上慢,谓得四果圣位,如得初禅谓得初果须陀洹,得二谓得二早斯陀含,得三禅谓得三果斯那含,得四禅谓得四果阿罗汉,三界见思二惑已断尽,具五眼六通永涅盘不来三界受生,为何我证了四果,不但没有五眼六通,而且生死轮回尚在呢?因此生邪知邪见,谓佛为欺我。生此恶见,命终堕落。

诸比丘问佛,某甲比丘,命终生于何处?佛言生阿鼻地狱。诸比丘皆大惊曰,此人持戒坐禅很精进,为何堕落。佛言此人生增上慢,得四禅谓得四果,故临命终时,见四禅中阴相,便生邪见,谓我是阿罗汉,今还受生,佛虚诈我,故堕阿鼻地狱。

(二)从四禅八定禅修中,可以说明,同样一种禅修,由于正知,正见与邪知邪见不同,其所得的效果就是两样,今引证四禅八定,证明我所实习的“启蒙功法,行者必须具正知正见,才能走上正路,否则,就要走上向邪路。

 

第七章  对治诸魔

   

第一节  善识魔事

 (一)在禅定中必然有很多顺逆境界及诸魔事。对治之法,古人云:“佛来佛斩,魔来魔除”。《小止观》云:“魔界无所舍,佛界无所取,见魔不须忧,灭绝亦勿喜”。如是作观,魔境自灭。

(二)所谓魔者,智行人无智受患,非魔为也。故经云:“此皆幻境,魔随心生,当须自心正除遣之。自古以来,凡习禅者,未曾见人坐禅见魔化作豺狼来食人、未曾见魔化作男女来为夫妇”。谚云:“一正压百邪”。魔即邪也。又经云: “正    念不动,勿生惧想,邪不干正,久久自灭,愚人不了,心生惊怖,及起贪著,因是心乱,失定发狂”。这就肯定说明了,“幻自心生,愚者不省,反而由乱失定”的道理。因此,只要我们安心正道,彼当自灭。《小止观》云;“魔者‘杀’也”。    因其夺行人功德之财,杀行人智慧之命”。是名恶魔,若非善识魔事以对治之,则受害非浅,谚云;“道高一尺、魔高一丈”。故道高方知魔盛,这就说明了对治魔并非易事。不但要有坚强的毅力,而且还要具备正知正见功德智慧,方能除魔。

 

第二节  不分别忆想

在禅修中有哪些顺逆境界及诸魔事呢?

(一)行人在坐禅入定到极静之时,有种种幻境出现,或见美女,或见老宿,或化为恐怖等现象令人生畏。或如虫蝎缘人头面,钻刺灼灼,或出枥人两腋下、或抱持于人,或言谈声音喧闹及诸兽之形。异相非一,来恼行人,当此幻境现时,应即觉知,从而一心闭目,安心正道,则幻想即可隐退。

(二)魔恼是魔化作种种境界惑乱行人:

一、顺情境界,化作父母兄弟及诸佛菩萨形象端正,或作男女可爱之境。令人心著。

二、作违情境界相。或作虎狼狮子罗刹鬼神之形种种可怖定相,来怖行人。   

三、非违非顺境界相。以平常之事,动乱人心,令失禅之作。

(三)总之,在禅修之中,魔之或作种种好恶之声音,作种种香臭之气,作种种好恶之味,作种种苦乐境界,来触人身其相众多,皆是魔事,以是乱人禅心,破环善法,令起贪欲忧愁、嗔恚,睡眠等念,行者觉知魔事,应即对治,对治之法有二:一止、二观。

一、修止却之,凡见外来一切违顺诸魔境界,悉知其虚狂不实,心中不生忧怖,亦不生取舍,但息心寂然,彼魔自灭。

二、修观却之,当用止不能对治诸魔境界,当即用观对泊之,反观能观之心,不见处所,彼何所恼。如是观时,魔即自灭(注:反观自己之心尚不可得,哪里还有什么魔事呢?此幻想耳)善修止观,无邪不破。若迟迟不去,但当正心,勿生惧想,正念不动,怀抱谈然,刚邪不干正,如是则魔境无所舍,佛界无所取,性相常住,魔境自灭矣。故谚云:“若分别,忆想,即是魔罗网,不动不分别,是为法印”。

 

第三节  高僧的禅功

上面将静中出现的顺逆境界及诸魔事以及对治之法,大致叙述至此。上而再将祥修小极静之时,所出现的正常境界。略述如下:

(一)行人常于一坐之中,离习禅之处几里之遥,见到路下男男女女,少少老老,往来行走,大河里竹筏上上下下历历如亦目前,又如在禅堂坐香时,提起一念参“念佛是谁”。人在清醒时如是参,在坐久入睡时亦如是参。禅心中如珠吐丝,绵绵不断,醒睡一如。还有在禅堂跑香时,经常不见禅堂,身心,只听跑香脚步的风声响,两脚跑香如离地面,人飘飘然如腾云驾雾一般。又如在观想拜佛时,每日必修课一小时,而时间已到想不拜了,但身不由已仍一拜一拜的拜。还有在整日、整月、整年,口舌生津、比蜜还甜还要美,并且甜而带鲜,禅修时如此,休息、睡眠。劳动时亦如此甜。整天不吃茶水口都不渴。如上境界,老用功人,均习以为常,了知此乃禅定之相初步歙显现,只要其心智鉴分明,不爱不著,无有覆益无记之境,此乃真正禅定之相。

如虚云老和尚,在扬州高旻寺,参加禅七法会,一连十二个禅七,共八十余天,虚老在此期问,精进勇猛,以悟为期,二十余天后,工夫落堂 (定境现观前,妄念顿息),昼夜如一,行动如飞,某日夜晚放养息香时,忽睁眼见大光明,如同白昼见河中行船,上下远近皆悉了然。自知参禅功夫纯熟的境界,置之不理。至第八七的第三晚第六支香开静时,护七师倒汗水倒冲手上,茶杯落地,一声破碎,使疑根顿断,如从梦醒,悟透禅关,因述二偈以记悟境。   

其一:杯子扑落地,响声明沥沥,虚空粉碎也。狂心当下息。

其二:烫着手,打碎杯,家破人亡语难开,春到花香处处秀,山河大地是如来。

又如来果老和尚,在镇江金山寺禅堂坐香,至晚第六支香,开静鱼子一下,猛然豁落,如千斤担子顿下,打失娘生鼻孔,大哭不止、悲叹无既,瞒到今天,沉没轮迥,枉受苦楚哀哉痛哉,无限悲思,叹何能及。次日班首云汝是悟了语句,兹本老人,举手巾作洗脸势,问我是甚么,我云,多了一条手巾,请将手巾放下,彼不答而退。不多日和尚班首临堂赞。

此二老和尚,乃中外闻名的两位大师。解放后均己园寂(注:园寂,即逝世)。此二老著作很多,虚云老和尚著有《参禅功要旨》,来果老和尚著有《来果语录》等。禅宗虽是顿修,具体在参究时,也有次第,如破三关者是(注解在后面)。

(二)再举三位高僧,在禅修中动静一如为例。

一、憨山禅师:“予年三十三。刻意书经,无论点画大小每落一笔佛念一声。游山僧俗至者,必令侍者通报 (注:侍者如首长警卫员)。予手不辍书,然不失应对,凡问讯者,必与谈数语,其高人故旧,延坐禅床,对谈不失,亦不妨书。对本验之,亦不错落。每日如常,略无一毫动静之相”。在写经的同时,无论点画的大小,每落一笔,念佛一声,并对来访的人一一周旋,不失应对。而写的经文对勘原本,也没有错落误失,原因在止观双运,即动即静,已无动静的不同;心如明境寂照的同时,这就不单在气功上用功所易于达到境界。又如:“予自蓦造华藏世界转轮藏成……,经营九十昼夜,目不交睫……,初开启水陆佛事七昼夜,七日之内粒米不糁,但饮水而已,然应事不缺”,依据《华严经》建造轮藏不是小的工程,当然要费一番经营的,为此竞能九十昼夜目不交睫;中间举办水陆道场,又七天只喝点水。没有用饭。难在并不是那里百事不关心地静修养神,而是不休息地全力工作。如果不是由于定力——高级气功调动了体内的潜能发挥作用,那将无从说明。

二、潜山县天柱山顶,有一洞名曰:“七人洞”。有七人见洞内住一禅师,因出资将洞修好,免师受风雨为患之苦,故云“七人洞”。此洞离天柱山下有十五华里之高,内住一禅师,系庐江县人,终年以洋山芋苦菜为食,余于抗日后期曾到过此洞探师,师即烧洋山芋以待我,我食之,比在庙中菜饭还美。他每年下山一次搞点食盐,他的弟子陈宽,每在家闻到山上清香及大香香时,便知师父已下山,即准备菜饭供养。有一次师讨盐回洞时,遇一虎拦路而卧,师即于山上大石头静坐等虎走,谁知此虎久卧不走,师见天色将暮,即至虎处以“方便铲”击地三下曰“业畜,为何拦老僧出路?我前世欠了你的命债,今天就将老僧吃掉,如果前世不欠你的命债,赶快让路”。虎闻方便铲铁环闯击之声,和师严喝之声,抬头看看禅师,即离去。这种遇虎而不伤其身。真是不可思议 (注:陈宽住在潜山野人寨。2.方便铲即僧人护身之器仗。一头乃铲形,铲上有铁环)。

  三、法化:法化禅师乃东北人,青、中年时,除在各大寺庙参学外,极大部分时间,均在终南山住茅蓬。所谓茅蓬,即欢四根木头理好,上面加盖茅草编织而成,他比我长两岁,今年78岁 (1990年)。与我是同参。同参即同在一处参学习禅。其友谊如同同胞弟兄。他以诵法华经为主课,每次要诵一百部。

问他诵有多少个一百部,他无法统计。他每次诵法华经,总有一巨蟒把头伸向佛龛上闻法,师诵毕,蟒即去。以后此巨蟒就常住在茅蓬内,成为师之守卫者,师住茅蓬时开吃油盐,不吃粮终年在深山老林中采野菜,种点洋山芋为食,野菜涝水晒干,在雪封大山时食。除此,夏秋季节,则采野果为食。1983年他到苏卅探望我时,谈了庄很有趣的事。夏秋采野果与猿猴争食,师呵斥诸猴:“畜生,好的都让你们抢吃了,老僧只吃到一点没有成的果子”。猿猴闻之,即采些熟果献师 (注,此段趣闻是他在苏州余生蓬居士家讲的)。此也可日:“猿猴献果”吧他只初识文字,而讲经、讲教、讲功夫、超过一般讲经法师。

以下二师,前者遇猛虎而不食其身,可谓:“伏虎禅师”。后者巨蟒闻法与蟒同居,可谓“降龙禅师也”。在寺庙内十八罗汉中塑有降龙伏虎二罗汉,但只见其塑像,此二师降龙伏虎乃是事实。虽巨蟒非龙,亦可喻为龙者,可乎?   

在深山老林住洞、住茅蓬,大非易事,山高终日云雾弥漫,纵是晴天,日照时间也很短。高山寒冷时最长,二师长均随身衣、被、一只蒲团,而不觉其冷。常年清苦生活,而不觉其苦。这种恶劣环境,不患风湿、关节炎等病,夏秋季节蚊子大如蜻蜒,而危害二师,山上豺狠、虎豹、毒蛇、害虫很多,也不伤害二师。这些境遇,若非修慈悲观,有一定造诣和习,禅诵经有很深的基础者,能如是乎了这种寒冷、清苦、恶劣环境,若无在禅修中有很深的功夫。就是一二天也住不下去。

 

第八章  对治昏散

第一节    禅修中杂念多

 

昏沉重怎么治?

(一)杂念多,心驰散,即当将心收摄回来,安住于正念之中,因正念能除一切妄念。初习禅者。有未能将心安住于正念逸捺抑制,勉强令其止住。强之愈急,逼拶过劳,往往众患丛生,癫狂者有之,心病者有之。都是从不善修止。初学修止,心勿急勿过执,如学射箭人久学方中的也二

(二)还有初学禅人,散乱心多,其心浮动轻躁内外不安。心散念浮,久之,亦足以损法身、失功德。当此心散念浮发时,急须异之,用止止之,不令心散念浮,对治心散念浮修止,而心仍轻躁,不能安住其心。尔时当修观。修观时当自觉知,心神明净,湛寂安稳。即与观相应,则以修观而安其心。心安神冶,其心散念浮之病自息矣。

(三)昏沉重,在禅修中往往有昏沉、暗塞、瞪薧、无记等相 (注:无记即无所记忆),初习禅人,散乱心多,尚未见有无记,老习禅人他己将粗心乱想暂伏。于中便生一种无所记别,糊糊涂涂,说明不明,是昧非昧,不觉忘念,亦不重昏,记忆不明,念头不清,行者不了,便生取著,光阴由此糊涂过去,废丧功夫,诚为可惜。无记之害。实胜于昏散,行者若予禅修中,有此无记病者,即当修观治之。念兹在兹不令昏沉、暗塞,瞪藉。修观对治无记,乃治此病之良药也。

总之,原则上,以止治散,以观治昏。所谓宜止则止,宜观则观,谓之知质识药,应病与药,切不可乱投药石,反增病患。此谓乃不得错修习,求升反堕,凡修止观者慎之。

(四)昏沉重:也可把身子坐正,眼观鼻端。如不行就把眼睛睁开。如仍不行,就作“保健操”。如还有昏沉,就把腿子放下来,下地散散步。散步佛教名曰: “经行”。在禅堂参禅中,有“跑香”功法。在净土宗如在念佛堂,有“绕佛”功法。无论在禅堂跑香,净土宗如念佛堂绕佛 (注:经行)。都要从右绕至左,周而复始的绕,切忌从左至右绕,致招罪行。不管是睁眼作保健操,或下地散步、跑香,绕佛,都要守住窍位。做不到这一点,又何必对治昏沉呢?

(五)昏散二病,乃行者拦路虎,其中散乱病更是根深蒂固,实有反复说明之必要,在禅修中杂念多,当系心脐中治之,如不行,则用“以散治散”功法对治之。功法很简单,就是从你本身,自小孩识事时起,至现在止自己所作一切善事,  恶事,细细观想,不要让它漏落掉。越想得细,效果越好。凡想到一生中所作一切恶事,则发誓愿,“诸恶莫作”,凡一生中所作一切善事,则发誓,“众善奉行”。久之,杂念能从粗入细,从多到少,逐渐得到一种轻安自在的境界,此功法乃吾  师传授于我,我屡试屡验,行者有此病者,不妨予一试之。

一、诸恶莫作:诸恶二字须分眉目,恶法虽多,不出十种?所谓身三、口四,意三,身则杀,盗,淫。意则贪,嗔痴,口则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恶口。如是十者统摄诸恶,若身不造杀盗淫,意不起贪嗔痴,口不犯妄言、绮语,两舌,恶口,此谓之“诸恶莫作”。进言之将己生之恶令灭,未生之恶,令不生,亦称诸恶莫作。所谒守口摄意身莫犯,即此义也。

二、众善奉行:不但不杀生而且放生。不但不偷盗而且进行布施。不但不邪淫,而且修梵行。不但不妄言、绮语、两舌、恶口、而且言柔软、和合真实等语。不但不起贪嗔痴心,而且起布施慈悲智慧之心,能诸恶莫作,则心地安静。不颠倒,不狂妄。众善奉行,则心地光明磊落,心平气和,柔软善顺,而不粗暴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