编 者 按
皖峰法师,俗姓聂,名火印,字绍周。1915年农历三月十五生于潜山县梅城镇高集村一个农民家庭。21岁,经三祖寺妙慧法师引进剃度入佛门。
1984年,应安庆市统战部和迎江寺两序大众迎请回家乡迎江寺,1993年升座方丈。曾任安庆市政协第八、九届委员,安庆市人大第十、十一届常委。2002年5月19日圆寂于迎江寺。
《止观禅》乃法师晚年精心之作,数十年实践经验之总结,法师言“止观禅乃初学禅者的良师益友。”
《止观禅》所言皆为禅修者修炼气功之方法和体会。读者如欲学此功,一定要精心研读此书,精通后,方可修之。一知半解,盲目修之,无益反之可能造成不良后果,请切记之。
止 观 禅
皖烽著
第一章 总 述
何谓止观
止即是定,观即是慧。但不可偏于一边,若偏于修定,则落于枯定,若偏于修慧,则堕于狂慧。所以修止观,必须止观均等,定慧园融。此功法,乃天台宗智觊大师为俗兄陈缄所写,名曰《小止观》。小止观有三止三观,三止即系缘止,制心止,体真止。三观即空观、假观、中观。
第一节 三止
(一)系缘止:系心鼻端脐问等处,令心不散。经云:“系心不放逸亦如猿著锁”。
(二)制心止:随心所起,即便制止,不令驰散。经云:“此五根者,心为其主,是故汝等当好止心”。
(三)体真止:所谓随心所念,一切诸法悉知从因缘生,无有自性,则心不取,若心不取,则妄念心息,故名为止。若妄念仍不息当用观法,反观所取之心,过去已灭,现在不住,未来未至,三际穷之,了不可得,不可得法,则无有心,则一切法了不可得,其心制止。
第二节 三观
(一)空观;平时我们的两目,都注意外物,现在当静坐时,可先放下—切身心乃至一切万缘,将两日合闭 (注:两眼合闭,不能闭紧,以垂帘式即可。)向内细细反省自已的念头,这时就会感到妄想来来往往,生灭不停。对于这些妄想,我们既不攀缘它,也不要遣除它,只要知道自己静坐本来空寂耐心静静观照, 甲念起时,一返照,甲念便空,乙念起时,一返照,乙念便空。这样念念生起,念念返照,便念念归,由于观照的功夫时时回光返照,妄念起时,便能如雪片入炉,投入即消,这样久而久之,渐渐觉得自性本来清净。不必着意起照而入妄照终日未尝离照的地步,观心达到这种阶段,不观而观,心即非心,言语道断,灵光独耀,可以达到观心极功。
(二)假观:空观炼习较久,坐入后再看到这心念头起处。 每一种念头必有一种对象,对象不是一事,就是一物,世界每一事物,都是因缘凑合即生,因缘分散即灭,人心中念头起落,也是如此,丝毫不可执着,如此观察,叫做假观。
(三)中观:从相对方面来看,空观属于无,假观属于有,功夫到此不算结束,应再为精进,观空时不必执着空,观假时不必执着假,离开空假两边,心中无依无着,洞然光明,这叫中观。
上述止观法门,表面上好象有些区别,实则不过在修法上,所施用的方向,或有时偏于止,或有时偏于观。确切地说,念念如一为止,了了分明为观。止时决不能离开观,观时决不能离开止。三止三观,都是以后后破前前,由浅入深的修定方法。制心止破系缘止,体真止破制心止。观亦如此。所谓止观,乃两者不可分割,如珠吐光,还照珠体。今为行者修习方便,故分而论之。
从止观要求来看,乃初发心人修证入道最为切要之法门,用此功法,不仅能健康长寿,而且能了生死成佛道。若能长期坚持下去,勤修此功,久之,则能于坐中妄想逐步止息,因是目觉其心渐渐入定,身心明净,泯然空寂,定心安稳,于此定中,不见身心相貌,内心喜悦,出入息自在。万境当前、不动于衷。若能无心于万物,何妨万物常围绕,铁牛不怕狮子吼,犹如木人看花鸟。在万境当前时, 自心湛湛寂寂,不动不摇,常在禅定之中,学者应深信力行。切勿朝令夕改,一曝十寒。若能如是坚持禅修。则能除宿业,定业可成矣。
第二章 预备功
第一节 调身、息、心
(一)调身:
1.初至绳床。先须安坐处,务令安稳,久坐无妨。2.次当正脚,若半跏跌,以左脚置右脚上牵来近身,令右脚趾与左臀齐。若欲双盘坐,即正右脚置左脚上。3.解宽衣带周正,不令坐时脱落。4.安手,以左手掌置右手上,重累手相对顿置左脚上,牵来近身,当心而安。5.正身,先当挺动其身,并诸支节,作七、八反,如以按摩法,勿令手足差异,如是已则端直,令脊骨勿曲勿耸。6。正头颈:令鼻与脐相对,不偏不斜,不低不昂,平面正住。7.口吐浊气,吐气之法,开口放气,不可令粗急,以之绵绵,恣气而出,想身分中百脉不通处,放息随之而出,闭口鼻纳清气,如是至三,若身息调和,但一足矣。8.闭口,扣齿相柱三十六,舌向上腭。9.闭眼,闭眼令断外光,当端正坐,犹如基石,毋得身首四肢摇动,是为初入禅定调身之法,举要言之,不宽不急,是为调身相。
一、在行住坐卧中,以坐为主,今为老弱病残者方便起见也可采取下列姿式。
1.坐式,坐式分二:①挂脚坐,行者坐于凳上,躯干与大腿成九十度,两腿分开,两足与两肩宽度相等。两手放在两大腿上部,手心向下, 自然放手。②自然坐,两脚交叉成八字形分开,随意盘腿,自然而坐。我们叫它做“方便坐”,又曰“支锅坐”。
2.卧式:卧式有三,(1)右侧卧,将身体右侧而卧,手放置在头与枕之间,身躯微带弯曲,不能挺身突臀两腿微曲一点,以左脚大趾临近右腿中部为宜。此式佛教中名曰:“吉祥卧”。释加牟尼佛涅槃时就是这种卧式。(2)、左侧卧与右侧卧相反。(3)落手卧。又名仰卧,双腿平放床上,两脚左右分开,两脚拇趾相距三公分左右,两手批置床上 (身两侧),手心向下或向内。
以上两种坐式。三种卧式。佛教功法中都不主张,为了照顾老弱病残,经过多次试验,效果很好,故于气功杂志中摘录,以供参考。坐式为防出偏,坐时既不能前掀,也不能后仰,坐式一定要端正,学者务须注意。
(二)调息:夫调息有四,调息四相是:1、风相; 2、喘相; 3、气相;4、息相。
一风相,坐时则鼻中出入觉有声,这是风相。
二喘相,坐对息虽无声,而出入不结滞不通,是为喘相。
三气相,坐时息虽无声,亦不结滞,而出入不细,是气相四息相,不声,不结,不粗,出入绵绵,若存若亡,姿神安稳,情怀悦豫,此是息相。
守风则散,守喘则结,守气则劳(疲劳),守息则定。大凡有风喘气三相名不调相,而用心者复为心患,心亦难定。若欲调之,当依三法:
一者下著安心,行者缘想于心,放下一功,令不驰散,即一专注丹田。
二者须宽放身体,一切须出自然,不可过于拘束。
三者应想气息,周偏全身,随八万四千毛孔,或入或出,通同无碍。
三者具足,则从粗入细,自然心定神安。若无风喘,气之粗相,能细其心,令息微微出入,息调一切患病不能发生,则易得安定。是则名为行者,初入禅时,调和气息之方法。
(三)调心:初入调心有二义。一调伏乱想,不令越逸,二令沉浮宽急得所。
一、关于沉浮宽急等状的区别:
1、沉相:若行者坐时心中昏暗,无所记录。头好低垂,这是沉相。此时当系念鼻端,令心住缘中,无分别意,此可治沉。
2、浮相:若坐时心好飘动,身亦不安,念外异缘,这是浮相。尔时宜安心向下,系缘脐中,制诸乱念,心即定住。
3、急病相者:因于行人由静之中,摄心用念,此念乃是虚伪之妄念,非真实之正念,以之用心,因此而入于定,是故每患胸臆急痛,身心不得安稳,每见行人精进修定,但心尚来定,而心气急痛之病,早己在身,欲治此病,当宽放其心,想气皆下流,则患自愈。盖患此症, 皆是用心过度,急念摄心故,若能宽放其心,将一切浮念乱想,粗心暴气,一一悉令放下。勿使上升,所谓:“息灭心头火,除热得清凉,远离百思想,还我清净心”。果如是则心病自差矣。
4、若宽病相者:行人始觉心中之志意,散漫至勿可收拾,身则常常不振,精神忧忧闷闷不快,或时口中液涎外流,或时觉六情暗晦,如是皆定中宽病之相,若此等相起发之时,行者于中当须早觉,即令歙其身追其念,勿使其身向外驰求,令心安住缘中,须知宽病者,由于放逸过度,若摄心静念,专注一境,所谓:“都摄六报,净念相继”。抖擞精神,勿令其心懈怠懒堕,以此治病之良药,则宽相之病,自然铲草除根。此四者不但能调治沉浮宽急,同时对调治乱想,不令放逸者,亦在其中调适矣。
然定心中,不但有宽急之相,而且还有涩滑之相,涩者不肌滑也。古人云,味不甘曰涩。正言之,行人定中调心,稍有不慎,则涩塞难调,滑者利也,即不凝滞之谓。若能善调其心,则此涩滑之相。自然消失。所谓:“水清鱼自现”矣。此乃行人初步入定调心唯一方法。主要言之。沉浮宽急得所,是心调之相。
第二节 定入前后调三事
(一)未入定前:入定的方法,本来是从粗入细,从多到少,始则调身,次则调息,后则调心。其实在调息的同时其心亦调,古人云:“心息相连”也。调息从粗入细要多长时间呢? 根据我个人禅修中点滴体会,初用功的调息约在每一分钟十六次至十八次呼吸而且有声及急喘,慢慢地呼吸由粗到细,由多到少,约在十分钟至十五分左右,每一分钟呼吸调到只有七、八次左石,只要呼吸无声,不喘急就可开始用功了。在入坐中,由于身息心均调之适宣,逐渐即入静乃至初步得到轻安,这时不但妄想杂念由多到少,而出入息也很微细,每一分钟只有一、二次。但老用功人则不然,他在入坐调息中至多只要三、五分钟即可达到每分钟七、八次乃至入静后每分钟一、二次。这种调息方法,只要调之适宜,就能令心安静,诸念不生所谓:“善调慧马,能断暴流”也。上面所谈的是在未入定前调适身息心三事的过程。
(二)入定以后,入定以后还要不要调身息心三事呢? 我认为入定以后更要注意调身息心三事。行人当于一坐之时,始则入定,终则出定,于其中间,所经过的时间或长或短,坐中须摄其念,而用其心,澄神静虑,当摄念用心之时,务须善识身息心三事,调不调相。所谓善识调身者须不宽不急。善识调息者须不涩不滑。善识调心者须不沉不浮。能如是即为凋相,否则为不调相。但在坐时之初,调身已竟,即可端坐,修习禅观,坐久了就感到疲劳,此时懈怠心起,别生妄念,其身或宽急,或偏曲,或低昂,有时东倒西歪,或前俯后仰、如是种种不端直,若觉察到,应及时纠正,不可随之而去,务令其心安稳,于中无有宽急之相,身体坐的正直,入于静中。在入定中,能达到上述要求,就是调身相也。
上面身虽调和了,而气息不调和有下列几种观象,或涩或滑,或风喘,或气急,身中膨胀、饱满,这些都是气息不调现相,以什么方法对治呢?对治法有三:一、下著安心。二、谓放宽身体。三、谓想气息偏毛孔出入,无障无碍,以此三法对治气息不调。务恣令其息绵绵密密,若存若亡,若有若无,微进微出,如是恣神安稳,情抱悦豫,是为在定中调息之相。
若行人于坐禅中,身息虽调和适当,而心或浮或动,或昏沉,或宽急不定等病发之时,也用上述三法治之。谓安心向下,系缘脐中,制诸一切妄想,令不越逸,谓沉浮宽急得所,此是在定中调心之法。
然调身息心三事,的无前后,随不调者而调适之。谓身不调,则调之于身,息不调,则调之于息,心不调,则调之于心。总之,令一坐之中,身息心三事,调和适当,无相乖越,和融不二,三事融洽一体,既不乖于身息,亦不越于心意,是能除一切宿病,学者之障既不生,禅定之道自然可克。上来已明开始入定前,次明在入定中,都要注意身息心三事,若不尔者,勉强入定,则众患丛生,道业难成矣。
第三章 正功(祖传启蒙功法)
第一节 体 会
(一)修持启蒙功法入门的体会:在禅修中,我认为应先正身。所谓正身,就是诸恶莫作。众善奉行。然后调身、调息、调心等事具备后,先平气(即将风、喘、气平定后),平到气息出入绵绵,若存若亡时即开始禅修。
(二)开始禅修,即修止观时,不随呼吸出入,而凝寂其心,一心止于窍位——脐中,久之,感到脐中有豆大温暖气体 (高血压者观白色、蓝色气体,低血压观红色、紫色气体)。一定要一心止住,不要让它跑掉,跑掉就要及时抓回来(不是用手抓,而是用意抓)。先修止一、二分钟为宜,如有成效,逐步增加三、五分钟,十分钟,半小时,甚至更长一些时间。时间的增加切忌盲目,要看功夫进步程度高低来决定。否则。要出偏差的。
(三)至于观窍位,观什么地方最适宜,要根据个人情况来决定。各人的体质不同,气感也不一样,因此,接受气体的窍位就有别,原则上,那个窍位接受气感力强,就守那个窍位,一般守住任脉中一条线的窃位(上至承浆,下至涌泉)。督脉是否能守,师未教我,不敢妄论 (注:有高血压者,从膻中观下面窍位。)
第二节 四步功法的过程
(一)开始守肚脐,元气功基础的,就是守半分钟使心无杂念也办不到,我开始制伏杂念的办法由少到多,开始守分一钟。二分、三分、五分、十分、十五分钟,慢慢增加。
散乱心是由多到少,由粗到细,久了,在禅修中纵有杂念也就很少很细,因此守脐功不能急,急于求成,反而功夫用不上正路。我认为,初学者每次能守十五分钟,心无粗的杂念,那就可以说功夫是大有进步了。等有了长进,再慢慢增加到半小时、一小时,甚至更长一些时间。
守脐功行多长时间才有气感呢?这不能一概而论,有的几天就有气感。有的要十天半月才有。我想有气功基础的人,用了此法,可能要快些。我的守脐功经过半个多月才初步有点气感,这气感是在观肚脐忽然发观肚脐中有豆大温暖气体,先由黄豆大到酒杯口大,茶杯口大,收到由茶杯口大,慢慢到酒杯口大到黄豆那么大时,进入脐内,气体进入很慢、很慢,如人将皮球捏瘪后慢慢放开,又如腹式呼吸,吸气时小腹慢慢瘪下去,呼气时慢慢鼓起来一样(不过这神气体较呼吸之慢,更为闲慢)。气感就这样,一进一出,川流不息,身心感到非常轻安,这是此功法第一步。
(二)这般气流又慢慢从肚脐到命门 (我是从肚脐到命门,由于各人所守的窍位不同,不一定都由肚脐到命门,特此说明)。气感到命门时,先只有豆大,慢慢地也是由大到小进出于肚脐于命门之间,具体情况与第一阶段一样。这时全身有 一种特别舒适感,非笔墨语言之所能宣。只有在禅定中亲自体会,这是此功法第二步。
(三)在气感往返于肚脐——命门时,肚脐与命门先发热后发烫,先小后大,再先大后小,情况与第一、第二阶段一样。不仅气感同:而发热发烫的大小范围亦与前同,这时杂念很细少,有时结跏跌坐,一坐几个小时,由于气血畅通,腿部一点也不酸、不麻,不痛,不木,反面感到金身舒适。这时想把腿子放下就不想放下来,必须做收功功法后,腿子才能放下休息,平素我只能坐一个多小时,但每次功夫来时,一坐几个小时,好象只有弹指之间,这是此功法第三步。
(四)肚脐——命门先发热后发烫的前前后后,全身轻安更甚于前,真可谓万虑皆捐,恍惚杳冥境界,当此时身子突微微一动,便会感到全身麻胀,全身气血前后集中 慢慢地从前面上至百会,一直下至肚脐,后面上自百会一直向下至命门。前面从下自涌泉而上至肚脐。后面下自涌泉而上至命门。前面肚脐一股气往命门冲,后面命门一股气往肚脐冲,等前后气流在肚脐与命门会合时,又各自由原来的路线出去,由小到大,前面遍及前半身,后面遍及后半身,上面前后两股气流在百会会合,下面前后两般气流在涌泉会合。散而复集。集而复散,一刻不停地往返于肚脐——命门两个窍位。这是此功法第四步。
(五)此功法在这阶段有三大特点:
一、功夫一来,身子突然微微一动,马上就没有瞌睡,人在定中似睡非睡,似醒非醒,人端身正坐,神智清清爽爽。正如《佛教与气功》一书中说:“内气上来,生意映然,头脑眼目一派清新,身体不求调而自调,意念不求静而自静”,这就是佛教经典中常说的“醒醒寂寂,寂寂醒醒”的境界。
二、功夫一来,呼吸停止。巨赞法师在《气功精选》中说“意念清净,出入息微细得象没有一样”。功夫未来以前,肚脐与丹田处尚有微动,功夫一来,这两处一点动相都没有了。
三、在定中一坐几个小时,腿部不痛、不酸、不麻,不木,非常舒服。这时,一般人大小便都没了。我因患前列腺肥大及频尿病尚未全愈,有时就是功夫来了,也还有小便,说也奇怪,就是起来小便,功夫也不散失,就是睡在床上翻身功夫
也不散失。次日工作精神特别好。比睡十二小时还要有精神,此功法至此不算顶点,只能曰:“启蒙功法’初入门而已。而为中级功、高级功打个基础。
在禅修过程中,上述四步功法经过,因体质气感各人不同,因而在禅修中也应有别,不能本本照搬,特别在禅修中更要注意的是不能起分别心,如功夫用到什么地步,气感如何运行,均一概不管,如在这方面起了分别心,就失去了修止观的意。
第四章 收 功
第一节 出定功法
(一)行人坐禅,若意出定时,应先放心异缘,开口放气,想气从百脉随意而散,然后微微动身,先动肩膊手及头颈,次动二足,悉令柔软,次以手偏摩毛孔,次摩手令暖,以拼两眼然后开之。待身热稍歇,方可随意出入。若不尔者,坐或得住心,出既顿促,则细法未散,住在身中,令人头痛,百骨节疆,犹如风劳,于后坐中烦燥不安,是心欲出定,每须在意,此为出定调身、息、心方法, 以从细出粗故,是名善入住出,如偈云:“进止有次第,粗细不相违,譬如善调马,欲住而欲去”。
(二)为了把出定功法作好,以免功后发生病相,再将收功略释如下:
一、入定前则从粗入细,今出定由细至粗,所言出定时调身息心三事者,谓行人若坐禅将竟,欲想出定之时,于未出定之前,先须放心异缘,或缘六根,或缘于六尘,因其最初入定,摄念归一,今出定时,若不放心异缘,舒畅其心,恐久生患,故先放其心,缘于异相,次则开口,放弃浊气,呼吸清气,应相百脉随意流通,然后微微动其身体,切不可粗心暴气。次动两肩膊,次动两手及头颈,次动两足,令其柔软,勿使疆硬。次以手偏摩擦全身诸毛孔,因静坐之中,全身毛户均悉开朗,若不摩之,一经动摇,则风气入体,易受风湿症,次将两手摩擦令暖, 以揉掩其两眼,然后方开双目。待身体发热稍歇,如是方可随自意进进出出,了无妨碍。否则坐时或得安住于心,而出定时,粗犷不慎,急速顿促,于是则细法未散,住在身中,令行人患头痛之症,或百骨支节疆硬,动止不和,犹如风劳一般,患泾之病,故曰风劳。若患此病,后于坐中,即烦燥不安,殊于定道有所妨碍。是故行者,若心欲出定时,每须注意,切小可轻。轻燥妄动,令身有亏,务须当心。此为行人入定肘,调身息心之法,以其从细出粗。能如是名为替入住出,调身忠心三事也。出则从细出粗入则从粗至细,次第前后,不相紊乱,譬如有人能善调马,丝毫不乖,欲去则去,欲住则住,去住自由,了无滞碍也。
夫佛法之门多途,论其急要,不出止观二法,止是禅定之胜因,观是智慧之由籍,如车之两轮,乌之两翼。学者应深信力行,若行者自觉身心轻利,得瑞梦或睹诸灵瑞异相,或觉坐中身如云如影,是乃渐证禅境之景象也。